广外举办第三届全球经济治理学术论坛 “一带一路”十周年研究报告发布

最新信息

广外举办第三届全球经济治理学术论坛 “一带一路”十周年研究报告发布
2023-10-09 21:24:00
10月8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联合举办第三届全球经济治理学术论坛,论坛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与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就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新形势和中国方案进行探讨。会上发布《“一带一路”十周年研究报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机遇挑战与未来十年》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论坛由广外黄埔研究院承办。
  广外党委书记石佑启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持续发生深刻变化,“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方案。广外坚持“国家所需、未来所向、湾区所急、广外所能”的导向,充分发挥“多语种”和“多学科”优势,紧密对接国家和地区重大战略需求,开展了全球经济治理、“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研究。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办学优势和特色,不断深化理论创新,明确学科方向,产出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加快高精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和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石佑启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教授表示,如今世界格局受新老问题交织影响,特别是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对世界格局的重构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个话题值得深入探讨。
  张宇燕
  广外原党委书记、原校长、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隋广军教授发布报告。报告回顾了在国际变局、科技革命、大国博弈及乌克兰危机等多重挑战下的十年成果,指出“一带一路”为全球发展创造了共治模式。现阶段,国际环境展现出大国关系重组、热点问题频发、经济波动及全球治理困境四大特征,这为“一带一路”带来了项目盈利、热点问题等多方面影响。对于未来,报告认为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建议将其作为实践高质量发展的平台,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同时,应调整策略,重视与各国的对接,强化共治。重点领域包括东南亚、西亚、数字经济和金融等。最后,建议优化合作机制,发展“数字”、“绿色”丝绸之路,强化区域合作,提高规则水平,重视风险防控,应对西方竞争策略。
  隋广军
  论坛开幕式暨“一带一路”十周年报告发布会由广外副校长刘海春教授主持。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各位专家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与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进行主题发言。
  张宇燕聚焦“全球治理:由致命自主武器系统引发的思考”,探讨了人工智能与致命自主武器系统相关的全球治理问题。他指出这是一个应引起足够重视的新问题,是全球经济治理未来研究的一个领域。
  暨南大学原校长胡军教授讨论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产业转移模式与路径。
  胡军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王廷惠教授聚焦全球化中的人类交往问题,她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国遵循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全球出现一系列乱象乱局背景下,通过具有鲜明的中国标识、中国特色、中国特征的话语体系,构建新型的国际交往体系和新的国际交往的格局,形成新的国际交往的秩序。
  王廷惠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周方银教授表示,现在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既不是清晰的单极格局,也不是两极格局。他建议需要基于当前大国战略竞争态势和动荡变革的国际环境,调整关于全球治理这种分析思路和基本假设,更好地把握当前全球治理的特征和发展方向,并做出新的应对。
  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徐秀军教授和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广外黄埔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青教授主持。
  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近100篇论文投稿,最终入选30篇论文,来自国内近20所高校师生在4个平行分论坛上进行论文研讨。
  据介绍,本次全球经济治理学术论坛的举办,探讨了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新形势和中国方案,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海内外学者提供了一个全球经济治理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将推进我国全球经济治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持续完善。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广外举办第三届全球经济治理学术论坛 “一带一路”十周年研究报告发布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